公共采购分会

您当前的位置: 公共采购分会 > 工作动态 > 详情

彭新良:大数据应用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变革

发布时间:2019年12月18日15:24 Ggcgfh

   12月11日下午,第六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的四个平行论坛同步举行。在“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专题论坛”上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彭新良以“数据赋能,开启智慧交易、智慧监管的新时代”为题发表致辞。他指出,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,将大大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变革。 

数据赋能公共资源交易
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十三五期间,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、国家大数据战略、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,拓展网络积极空间,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。

彭新良认为,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,不仅会带来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的变革,也会带来公共资源交易治理模式的改革。从国家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50个优秀创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来看,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公共资源交易治理带来了变化,对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、服务水平至关重要。
智慧交易、智慧监管是数据赋能公共资源交易的具体体现。要实现智慧交易,首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,提升交易电子化程度,加快互联互通进程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、完整性;然后,需要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,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共享的平台体系,形成全流程信息数据链,更好实现大数据共享;最后,还要更好地拓展大数据服务,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和行政监督提供数据支撑,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数据服务。
实现数据化治理与智慧监管,可以从四方面着手:一是通过交易的电子化、文本的模板化、流程的规范化来规范交易活动;二是支持智慧监管,包括音视频的鉴证、专家行为分析等;三是通过精准信息推送、一网通办、降低交易成本等手段,持续优化公共服务;四是畅通社会监督,比如在线质疑、投诉,全流程公开以及信用公示等,实现阳光交易。这样,一个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、阳光透明的现代公共资源交易体系、市场体系才指日可期。

以技术手段推动公共采购体制机制创新

彭新良介绍说,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,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。公共采购分会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下属分支机构,成立于2014年3月,由从事政府采购、公共资源交易、军队采购、央企采购、高校采购的业内人士自愿组成,是公共采购领域的全国性、综合性、非营利性社团组织,旨在搭建政府部门和行业实体之间的桥梁、专家学者和行业实践的桥梁,使我国公共采购与公共资源行业规范、健康发展。

早在2008年4月,为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行政效率,有效防止公共消费领域的腐败,树立廉洁、公正的政府形象,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将加入WTO《政府采购协议》(GPA)的竞争形势,中财办牵头,与中纪委、财政部、审计署等部门共同设立了“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”研究课题。作为课题参与单位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要负责课题试点单位的组织、信息化平台实施等工作。课题组选取22家各级政府采购中心及部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试点单位,以信息化为突破口,实现资源共享和阳光采购,成为推动我国公共采购及公共资源改革的先行者。
公共采购分会牵头编制的《中国公共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方案》,是早期推动公共采购电子化、信息化的文件之一,其主导思想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为突破口,推动公共采购体制机制创新。

以问题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

彭新良提出,公共资源交易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新名词,它涵盖的范围一般认为包括政府采购、公共工程建设、土地交易、产权交易、药品集中采购等领域。这些领域在国际上一般称之为“公共采购”。廓清其概念内涵,有利于与国际接轨;划清边界,有利于解决综合监管和各部门行业监管的交叉、重叠等矛盾。

目前行业内往往无法可依,常涉嫌“非法行政”问题。当前两法打架,部门立法难以解决;两部法都在酝酿着修法,但很难从根本上摆脱部门立法的窠臼。要完善法律制度,还有赖于从决顶层设计着手。
交易的监管、服务、执行三个职能的关系有待理顺,各地做法五花八门;应把各地有益探索,尽快上升为国家政策,在全国推广。

 

来源:秘书处

美编:吕梅

 

责任编辑:Ggcgfh